網絡故障(network failure)是指由于硬件的問題、軟件的漏洞、病毒的侵入等引起網絡無法提供正常服務或降低服務質量的狀態。 docurl = / cn / Service / Document_Software / Document_Center / IP_Management / H3C_iNode / H3C_iNode / Installation / Installation_Manual / H3C_iNode_IG(Linux)-7.3-5PW102 / 201708 / 1024243_30005_0.htm 01-文字 記錄 1概述 Linux版本的iNode智能客戶端(以下稱為Linux iNode)是一種訪問軟件,可以與以太網交換機,路由器和其他設備聯網,然后與iMC EIA / EAD協作以實現訪問用戶身份驗證和安全檢查。 Linux iNode支持802.1X協議和Portal協議。 本文主要介紹Linux iNode的安裝,簡單使用和卸載。 2安裝 如果系統中已經存在舊版本的iNode客戶端,則需要先卸載舊版本的客戶端,然后再安裝新版本的客戶端。 2.1支持Linux操作系統 Linux iNode支持在主流Linux操作系統中進行安裝。較常用的Linux操作系統包括: ·紅帽企業Linux ES6.1(64位)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ES 7.0(64位) ·Ubuntu [k6]0.4(32位) ·Ubuntu 11.10(32位) ·Ubuntu 12.04(32位) ·Ubuntu 12.10(32位) ·Ubuntu 14.10(64位) ·Fedora9.0(32位) ·Fedora 20(64位) ·CentOS 7.0(64位) ·沉思搖滾4.2.35(32位) ·沉思搖滾6.0.3(32位) ·沉思搖滾6.0.3(64位) 2.2以root用戶身份安裝Linux iNode 以下將以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7.0為例,說明以root用戶身份安裝Linux iNode的步驟。 Ubuntu和Fedora的安裝過程類似,下面將詳細說明其區別。 1.以root用戶身份登錄Red Hat ES 5操作系統。 Ubuntu沒有root用戶,請以具有管理員權限的用戶身份登錄。 2.將Linux iNode安裝文件復制到安裝目錄。 在此示例中,使用命令cp iNodeClient_Linux.tar.gz / home / iNode /將Linux iNode安裝文件復制到目錄“ / home / iNode /”。請注意,如果目錄“ / home / iNode /”不存在,則需要預先創建該目錄。 圖2-1復制安裝文件 3.解壓縮Linux iNode安裝文件 輸入安裝文件所在的目錄,然后使用命令tar -zxvf iNodeClient_Linux.tar.gz解壓縮安裝文件。 圖2-2解壓縮安裝文件 解壓縮的安裝文件將存儲在“ / home / iNode / iNodeClient /”目錄中。注意不要修改目錄的名稱。 4.安裝Linux iNode 進入iNodeClient目錄并運行命令./install.sh以安裝Linux iNode。 Ubuntu的安裝命令是“ sudo./install.sh”。 圖2-3安裝Linux iNode 應注意,在運行命令之前,必須確保root用戶具有install.sh的可執行權限。您可以使用命令chmod 755 install.sh修改可執行權限。 圖2-4修改可執行權限 5.確認安裝了Linux iNode 在安裝Linux iNode之后,運行命令ps -e | grep A來檢查是否已啟用服務AuthenMngService。如果啟用,則表示Linux iNode已成功安裝。 圖2-5成功激活服務 至此,Linux iNode安裝完成。 安裝完成后,無需重新啟動Linux操作系統或啟動任何服務即可運行iNode客戶端。 2.3以普通用戶身份安裝Linux iNode 以下將以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7.0為例,說明以普通用戶身份安裝Linux iNode的步驟。 Ubuntu和Fedora的安裝過程類似,下面將詳細說明其區別。 1.以普通用戶身份登錄Red Hat ES 5操作系統。 2.將Linux iNode安裝文件復制到安裝目錄。 在此示例中,使用命令cp iNodeClient_Linux.tar.gz / home / iNode /將Linux iNode安裝文件復制到目錄“ / home / iNode /”。請注意,如果目錄“ / home / iNode /”不存在,則需要預先創建該目錄。 3.解壓縮Linux iNode安裝文件 輸入安裝文件所在的目錄,然后使用命令tar -zxvf iNodeClient_Linux.tar.gz解壓縮安裝文件。 解壓縮的安裝文件將存儲在“ / home / iNode / iNodeClient /”目錄中。請注意,請勿修改目錄名稱。 4.使用su-root命令切換到root權限。 5.安裝Linux iNode 進入iNodeClient目錄并運行命令./install.sh以安裝Linux iNode。 Ubuntu的安裝命令是“ sudo./install.sh”。 應注意,在運行命令之前,必須確保root用戶具有install.sh的可執行權限。您可以使用命令chmod 755 install.sh修改可執行權限。 6.確認安裝了Linux iNode 在安裝Linux iNode之后,運行命令ps -e | grep A來檢查是否已啟用服務AuthenMngService。如果啟用,則表示Linux iNode已成功安裝。 7.安裝完成后,在運行iNode之前,必須使用exit命令退出root特權。 3使用Linux iNode進行身份驗證 在Linux下,如果您使用root用戶登錄并安裝iNode客戶端,請使用root用戶來運行和使用iNode。如果您使用普通用戶登錄并安裝iNode客戶端,請使用普通用戶運行和使用iNode。 1.打開Linux iNode配置界面。 輸入Linux iNode安裝目錄,在本例中為“ / home / iNode / iNodeClient /”,如圖所示。 圖3-1 Linux iNode安裝目錄 雙擊iNodeClient打開Linux iNode配置界面,如圖所示。 圖3-2 Linux iNode配置界面 點擊左上角 圖標,將彈出“創建新連接”窗口,如圖所示。該界面顯示了iNode客戶端支持的身份驗證協議,包括802.1X協議,Portal協議和SSL VPN協議。 圖3-3“創建新連接”窗口 下面以802.1X身份驗證連接為例,介紹使用iNode客戶端身份驗證的過程。 2.配置802.1X身份驗證連接。 802.1X協議,進入驗證連接配置窗口,如圖所示。 圖3-4身份驗證連接配置窗口 在配置時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如果PC有多個網卡或虛擬網卡,則在[1)中必須選擇用于訪問身份驗證的網卡。 ·其他參數的配置與網絡環境密切相關,請遵循網絡管理員的建議進行配置。 3.訪問身份驗證 完成身份驗證連接配置后,啟動身份驗證。方法如下所示。 圖3-5啟動身份驗證 身份驗證成功后,用戶可以訪問網絡。 圖3-6身份驗證成功 4卸載 要在Red Hat ES 5中卸載Linux iNode,您必須以root用戶身份登錄。 在Linux iNode安裝目錄(此示例中為“ / home / iNode / iNodeclient /”)中運行命令./uninstall.sh,以卸載Linux iNode,例如。 圖4-1卸載Linux iNode 在Ubuntu中卸載Linux iNode必須以具有管理員權限的用戶身份登錄。 Ubuntu的卸載命令是“ sudo ./uninstall.sh”。 5個常見問題1.在Linux RedHat ES 6 x86_64系統中安裝Linux iNode時,無法正常安裝它,如何解決? ·原因分析 這是因為運行Linux iNode需要32位庫支持。如果系統中未安裝32位庫,則無法安裝iNode。只需安裝32位庫即可解決。 Linux RedHat ES 6 x86_64系統安裝磁盤通常包含32位庫。 ·解決方案 腳本文件lib32_install.sh存儲在/ home / iNode / iNodeClient / libs下,其中/ home / iNode / iNodeClient是iNode的安裝路徑。將其復制到Linux系統并執行以下命令: chmod + x lib32_install.sh ./ lib32_install.sh / media / RHEL_6.2 x86_64 Disc 1 / media / RHEL_6.2 x86_64光盤1是系統安裝磁盤的路徑。 2.當我在Meditation Rock的Linux系統上安裝Linux iNode時,無法正常安裝它。如何解決? ·原因分析 在Linux系統上安裝iNode之前,您需要安裝32位庫或gtk庫。 ·冥想石4.0解決方案 ([1)將/ libs / rocky / unpack_lib32.sh復制到冥想巖石系統的根目錄。 ([2)將/ Rocky / install_lib_32復制到冥想巖石系統的根目錄。 ([3)在Shell終端中運行sh / unpack_lib32.sh來解壓縮32位庫。 ·冥想石6.0解決方案 ([1)將\ pool \ main \ i \ ia32-libs-gtk \ ia32-libs-gtk_20120102_amd64.deb復制到冥想巖石系統的根目錄。 ([4)在Shell終端中輸入su root,按Enter,然后輸入root密碼以切換到root用戶。 ([5)進入冥想巖石系統的根目錄,然后運行dpkg -i ia32-libs-gtk_20120102_amd64.deb以完成gtk庫的安裝。 注意:安裝iNode也需要root權限。
當今,越來越多的業務應用運行于網絡架構之上,保障網絡的持續、高效、安全的運行,成為網絡管理者面臨的巨大挑戰。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