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故障(network failure)是指由于硬件的問題、軟件的漏洞、病毒的侵入等引起網絡無法提供正常服務或降低服務質量的狀態。 電信寬帶路由器的密碼破解和網絡設置1.在Internet上收集一些設備信息,主要是設備的默認管理密碼。您可以在設備背面看到設備型號和其他信息。我的路由器型號為HG526,機頂盒為EC1308(陜西省)。由于每個省使用的設備都不相同,因此我在這里不會列出所有設備。您可以通過在Internet上搜索該型號設備的密碼來找到相應的信息。如果您不能直接搜索相應型號設備的管理密碼,也可以直接破解它。以下是Internet上常見的密碼破解方法的簡要說明:一、下載路由器配置(適用于具有開放FTP權限的路由器)現在,電信的定制設備(主要是ADSL調制解調器和寬帶路由器)基本上具有FTP功能。您可以在路由器背面或手冊中找到普通用戶權限的用戶名(通常為useradmin)和登錄密碼。使用此用戶輸入路由器以打開路由器的FTP功能,然后使用Windows內置的FTP客戶端(IE或Explorer)登錄到FTP服務器并下載路由器配置文件(通常為csv或conf),然后使用文本編輯器打開下載的配置文件,然后搜索Telecomadmin(電信管理員用戶名),在找到的字段后查找帶有密碼的字段,該字段的內容是管理員用戶的密碼。 二、使用簡單的頁面猜測(適用于具有簡單軟件設計的路由器)使用電信的普通用戶登錄到路由器,查找頁面以更改密碼,檢查頁面的源文件并搜索telecomadmin或其中的密碼看看是否可以找到管理員密碼(對于新型號,破解的機會很小)。三、使用暴力破解(適用于沒有登錄保護的路由器)暴力破解的原理非常簡單。我相信許都知道,要使用預先提供的詞典中的單詞來逐個嘗試,直到測試密碼為止。您可以在搜索引擎中搜索諸如Webcracker或flux之類的工具以蠻力破解。密碼破解越簡單,時間越短。四、使用UART串行電纜進行破解(適用于無法破解以上三種方法的情況)UART實際上是與RS232兼容的串行端口標準,用于許多基于行為并觸發鏈接事件。 寬帶和IPTV共享PVC網絡的特點是IPTV機頂盒使用DHCP或靜態IP來獲取IP地址。路由器的撥號模式必須使用路由模式,啟用NAT地址轉換,并且路由器充當PPPOE撥號客戶端。 INTERNET連接意味著從路由器到電信線路只有一個WAN連接。該網絡模式無需配置即可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 IPTV和寬帶連接使用獨立的PVC虛擬鏈接。這種情況很容易理解。這是我的網絡的當前狀態。 IPTV機頂盒和寬帶連接使用不同的PVC進行撥號。也就是說,兩個設備互不影響,可以獨立撥號或斷開連接。這種網絡結構的設置是最方便的,保持原始IPTV橋接設置不變,并且路由器也可以用作pppoe客戶端進行撥號。3.路由器設置。使用IP地址登錄到路由器管理頁面,我的默認值為192. 168.1. 1,輸入第一步獲得的路由器管理員用戶和密碼,并以管理員身份登錄。圖:登錄路由器2012-5-16 11:29上傳和下載附件(17.51 KB)登錄后,可以在網絡的ADSL狀態中查看DSL鏈接的狀態和信息。邊信息處于該狀態。圖片:DSL信息和狀態2012-5-16 11:30上傳和下載附件(52. 72 KB)2012-5-16 11:31上傳和下載附件(77.77 KB)單擊“網絡”在菜單上,默認為。在寬帶設置圖中:我的路由器包括連接。如果連接列表中有多個連接,則應根據連接判斷城市的VPI / VCI通道。如果您現在可以訪問Internet,則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您可以知道您的VPI / VCI,即依次禁用或刪除列表中的連接(只需禁用或刪除以Internet開頭的連接名稱,您需要記錄刪除前連接名稱中的數字,這些數字是VPI / VCI),如果網絡斷開了,您可以得出結論,剛才刪除的連接是您當前正在使用的連接。 在保留或重新建立以前的連接的基礎上,刪除所有其他連接,包括TR069和OTHER等,然后重新建立連接。僅需要修改VPI / VCI值來更改新連接的屬性,然后將模式選擇為路由。選擇PPP作為鏈接模式,必須選擇NAT,填寫寬帶用戶名和密碼,其他設置不需要更改。圖片:新連接的屬性2012-5-16 11:32上傳和下載附件(72. 83 KB)創建新連接后,斷開計算機上的寬帶連接,路由器可以順利撥號并獲取公共網絡IP已建立,您的計算機應該能夠正常訪問Internet。最終的連接狀態是關閉遠程管理,如以下設置所示:關閉遠程終端管理(以防止電信使用遠程管理協議統一管理客戶端路由器)其他設置(例如MAC地址過濾)可以添加計算機的MAC地址以防止未經授權將授權計算機連接到路由器。有關特定設置,請參閱幫助。畢竟,它只是一個家庭網關,無需設置其他防火墻設置。諸如UPNP,端口映射,QOS,WLAN之類的更多設置,如果需要,可以參考幫助設置。
當今,越來越多的業務應用運行于網絡架構之上,保障網絡的持續、高效、安全的運行,成為網絡管理者面臨的巨大挑戰。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