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是從去年7月份就開始玩的DOTA2,當時排的東南亞,ping聯通平均150,電信ping平均95,但是網絡比較穩定,穩定慢0.2s還是屬于可以接受的范圍。今年4月完美首測,我也是各種搶碼,參加了各種拼人品的活動全都無功而返(平時扶老奶奶過馬路太少),直到5.10號才通過寫文拿到了碼,于是果斷帶起朋友們體驗國服,成為了第一批DOTA2國服玩家,自我感覺對DOTA2國服還是有一定發言權的。
于是乎,接下來我準備從DOTA2國服與外服的客戶端界面,中文配音,服務器體驗,游戲體驗等方面做下個人分析。 首先進入國服,steam上DOTA2的絕大多數功能都被完整的保留下來,包括飾品系統,公會系統,升級獎勵系統,匹配系統等等。為了DOTA2能上市,模型和諧替換和文字星號和諧倒是必不可少的,實際體驗這么多時間下來也沒感覺不爽。
然后來說下中文配音吧,總體來說要給個好評,至少不用像英文配音聽上去不明覺歷了。中文的文本翻譯的很好,比如說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拉比克復活的時候那句“讀書人的事怎么能算偷?那叫借!”,直接用了孔乙己的原話,不遜色于英文原配,相當有特色。還有小鹿(魅惑魔女)和精靈龍的配音那叫一個萌死人不償命。原來的系統配音也在不久前進行了更新,比原來的機械音順耳很多。
作為國服存在的主要意義——服務器的低延遲自然是沒的挑剔,就連筆者的校園網連上服務器都可以享受35ms的幾乎零延遲。看著舍友因為玩其他MOBA游戲時不時出現的跳ping(延遲在短時間突然暴漲)而淚流滿面,真是滿滿的優越感啊。但是在大量放號之后,很多剛上手DOTA2的新玩家沒有注意服務器的選擇,將電信和網通服務器同時選上,結果莫名其妙電信網排到了網通服務器,網通排到了電信服務器,先不說坑了自己,延遲200多還各種掉包,連外服都不如,還順帶坑了隊友,希望大家能給新玩家這方面適當的引導。
v社為了保證玩家能夠正常游戲做了很多努力,設計了很多的系統,比如暫停系統,防掛機系統,舉報系統。這些系統都可以在國服中找到。原來外服的玩家包括筆者轉到國服后,把隊友掉線暫停等人的優良傳統帶到了國服,9個人的5分鐘等待換1個人免于被系統判定為逃跑,使游戲能正常進行。
然而,在涌入的玩家中也總可以看見少部分人素質不佳,動不動就開始怪隊友不給力。遇到這種情況,DOTA2允許我們對這樣的玩家進行舉報。被多次舉報后,該玩家的打字以及語音就會被禁用,只能通過y鍵調出的指令轉盤進行基本交流。
上面差不多就是我對國服的感受了,DOTA2國服保留了外服DOTA2的絕大多數特性,相當不錯。當然,更需要完美國際和v社不斷的維護和完善。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