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互聯網上發布了一篇名為《玩家爆料:因太血腥國服審批被卡》的文章,引發大量轉載。通過搜索后記者發現,最早出現在互聯網上的版本來自于國內某著名DOTA信息網站。 之所以說到這篇文章,是因為此文當中盡是揣測和不切實的佐證。比如,在闡述全文的核心內容時,作者告訴讀者,消息來源于“《DOTA2 (預訂)》吧友爆料”,用來作為證據的圖片也僅僅是一段不知出自何處的聊天截屏。
文章之后的內容完全來自作者自身的揣測,他寫到:“如著名的《魔獸世界》就曾被迫將游戲中的骷髏形象改成肉體形態,因此我們猜測《DOTA2》國服的主要修改內容如下”,之后分析了幾條可能出現的改動。
這種不負責任的評論誤導了大批期待《DOTA2》的玩家,網友們紛紛表示了失望之情,期待值降低。而經記者核實,《DOTA2》中國代理商完美世界(微博)公司否認了審批受阻的說法,如期發放激活碼的行為就是游戲將會正常上線的有力證明。完美世界公司不愿就此種負面報道做出回應,任其自生自滅。 記者從北京市新聞出版局獲得的最新消息為:完美世界尚未送審《DOTA2》。據悉,完美世界也尚未向文化部提交送審材料。 此種言論打擊的不只是玩家的熱情,在某種層面上更是誤導玩家指責我國的游戲審批制度。在這里不妨回顧一下曾經被玩家們質疑的游戲審批過程,你會發現其實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反意愿”。暴雪《星際爭霸2 (預訂)》國服上線之前,曾傳因游戲劇情有問題有關部門不會過審。但事實證明,僅半年游戲就正常上線了;另外,曾因為更換國內代理權致使《魔獸世界:巫妖王之怒》遲遲不上線,造成玩家對游戲審批制度有誤解,但是之后《大地的裂變》順利的過審和《熊貓人之謎》幾乎實現全球同步完全打破了傳言的迷霧。
從中可以看出,游戲審批流程只是為了保證玩家的基本利益和青少年權益設置的必要程序,并非是游戲上線的阻礙。由于具體的審批流程不被外界所知,而遭到了一些人的詬病,更有甚者利用其中的負面消息吸引眼球。 最終,無論其目的和利益為何,作為游戲業媒體從業人,我們當站在什么樣的立場報道和評論?這個問題值得業內人反思。畢竟,我們的職責是為玩家服務,為中國游戲業保駕護航,而不是迷失在茫茫的點擊量數字之中。 ![]()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