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路由器可以實現寬帶共享功能,為局域網內的電腦、手機、筆記本等終端提供有線、無線接入網絡。本文指導如何快速設置路由器連接寬帶上網。 小米路由器內置1TB硬盤,但對于高清電影達人來說這肯定是不夠的,何況現在硬盤那么便宜,換個2TB/3TB的大容量硬盤也花不了多少錢。小米路由器換硬盤還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跟安下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第二代小米路由改用標準3.5寸臺式機硬盤,軟件系統也轉移到了512M的閃存里,加上整個結構都有大的調整,因此自行更換硬盤變得非常簡單。下面就來看看網友@瑞記帶來的教程吧。 在拆開的靜電膜之前記得洗手然后摸摸金屬產品,避免身上的靜電傷害硬盤。 R2D的拆卸非常簡單,整個拆卸過程一共發現有三種大小的十字螺釘,我用一大一小兩只螺絲刀勉強搞定了。揭開底部四個橡膠防滑腳墊下面就是螺絲,左下角的螺絲被易碎貼封著,拆掉就失去保修了哦。 腳墊不用完全揭開,因為用的雙面膠好像不是很黏……只要揭到能看到螺絲就可以了 固定外殼的四只螺母很長,保證了穩固性。取下螺母后就可以把整個底座拔下來了,所有的原件都在底座上,結構比較牢固。 塑料上蓋的螺絲孔都用了金屬螺帽,耐久度提高一個檔次,小細節帶來品質提升。不過硬盤架用了沒有噴涂的鍍鋅鐵,抗氧化能力會稍遜一籌,是不是該罰產品經理默寫10遍喬布斯的“籬笆背面也要刷漆”的故事呢。在另外一個拆解貼中我看到別人的公測R2D拆開是黑色的硬盤架,是批次差異還是小米又耍小聰明了? 我在這個地方被其他的拆解教程帶到坑里了。正確的步驟應該是,先卸下圖中紅色的四個螺絲(是小號的),這樣硬盤架就可以從路由器底座上脫離;但別急著拿起來,再拆掉圖中綠色的兩個螺絲(在側面),以拆下排線擋板,好松開連接硬盤的數據線接口。 側面圖,專門的擋板保證了數據排線的牢固性,這些細節的確能感受到設計團隊在如何保護硬盤的思路上比第一代大大成熟了 卸掉擋板,用螺絲刀撬開排線,硬盤架就完全脫離底座啦。把硬盤固定在硬盤架上的是臺式機標準的大螺絲,順次拆下就可以分離出硬盤了。 和硬盤相關的一共時刻螺絲、兩塊鐵板,相比較R1D中吐司機一樣的結構的確穩妥得多。 金屬包邊的數據排線,用螺絲刀撬也不怕受傷(不過還是請輕手輕腳……) 拿下硬盤架可以看到,主要元件仍然被一塊鐵皮保護著。注意四周邊框的貼片,它能極大地減少電磁輻射外泄,一般在機箱上比較常見。用在路由器里又是一個加分項哦。中間突起的圓形下面是風扇,突起保證了空氣流通的順暢。不過從設計上看,R2D并不具備更加集中和高效的風道,期待下一代產品能做到盡善盡美吧。 準備替換的硬盤,F階段硬盤容量的提升主要是靠增加碟片數量,因此新硬盤比內置硬盤厚了不少,放到硬盤架上剛剛好。我沒有在西數官網上找到硬盤厚度的具體說明,因此如果你決定換用3T以上容量的硬盤前最好再確認下,避免到手裝不上就悲劇了。不過硬盤架上端離塑料上蓋還有一塊距離,如果6T硬盤更厚的話,那么6T版的小米路由應該是有更高的硬盤架了。 硬盤上到硬盤架上后就可以原路裝回去了。建議先把硬盤架固定在路由器底座上再插排線和固定排線擋板,這樣會固定得更牢靠,我上面這張圖是當時漏了拍拿拆的時候的照片湊數的。裝回上蓋的時候注意,上蓋是有反正的,小米LOGO的M開口要朝向指示燈一端,錯了扣不進去的,不要大力出奇跡哦。 到這里硬件的部分就結束了,只要沒有剩下螺絲就可以通電開機了。由于軟件在閃存里完全不受影響,因此路由器不用重新設置就可以連接并正常使用。 本文可以幫助您基本地設置和管理您的路由器。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