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一般來講軟件被劃分為編程語言、系統軟件、應用軟件和介于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硬件是“計算機硬件”的簡稱。與“軟件”相對,電子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實體部件和設備的統稱。 尚書七號是很多辦公室工作人員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軟件,不過對于新手來說尚書七號的操作方式并不那么熟練。用掃描儀掃描的文字圖像,不能對個別文字進行編輯修改,在教學中,需要利用文字識別軟件,將文字圖像進行識別,將圖像格式轉化成文本格式,常見的文字識別軟件有很多,主要功能基本相同,在此以ScanMaker 4850ii隨機附送的尚書七號為例,介紹用文字識別軟件對掃描儀掃描的文字圖像進行識別的正確使用方法。 用尚書七號對文字圖像識別轉化的過程,利用其主菜單:“文件”、“編輯”、“識別”、“輸出”可以很方便地完成。
具體步驟為: 步驟1:獲取文字圖像文件。 選擇“文件”菜單下的“掃描”或“打開圖像”(將已經掃描好的圖像文件打開)命令,打開圖像文件。如果連接了多臺掃描儀,可以選擇“文件”菜單下的“選擇掃描儀”命令,調用掃描儀。 步驟2:對掃描的圖像頁進行調整 選擇“編輯”菜單下“圖像頁面的處理”子菜單下的“圖像頁的傾斜校正”(提供自動和手動實現方法)及“旋轉”等命令,將掃描的圖像頁進行調整。 步驟3:版面分析與文字識別轉化 版面分析,選擇識別范圍,在進行文字識別前要選擇識別范圍,識別過程的核心是“版面分析”。尚書七號的自動版面分析功能很強,對報紙雜志等復雜的版面,也能保持很高的分析正確率。 設置好后,直接點擊“開始識別”的按鈕就可以進行文字識別了。 步驟4:校對修改 自動識別完畢,識別結果的“文本窗口”會彈出,這個窗口能夠提供識別結果的校對,為了校對方便,尚書七號增加了光標跟隨顯示原圖像行的校對方法(如圖3出現的黃色提示行的出現)。 提供的校對方法,一眼就能夠看到圖像原文和識別出文本的差別,如果發現識別有誤,可以進行修改。 步驟5:輸出 如果檢查修改后確認無誤,選擇識別結果的“輸出”菜單,輸出的文件格式有:RTF、HTML、XLS、TXT,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對應的格式。如果用戶想得到類似原文的識別結果,請選擇RTF格式。把RTF格式輸出的文件用WORD打開后,會發現幾乎保留了原文的所有痕跡,包括原來頁面中的彩色圖像,都已經保留在WORD中了。 其實任何軟件都沒有困難之說,只要大家掌握了方法就能熟練使用,其實尚書七號是很簡單的,大家只要根據上述的五個步驟就能完成。 硬件是實在的,有模有樣的。軟件是程序性的。是一系列的指令。有了軟件,硬件才會實現更豐富的功能。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