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是指計算機除去輸入輸出設備以外的主要機體部分。也是用于放置主板及其他主要部件的控制箱體(容器Mainframe)。通常包括 CPU、內存、主板、硬盤、光驅、電源、機箱、散熱系統以及其他輸入輸出控制器和接口。 大量插圖表明,計算機內部和設備使用USB接口防呆設計,不能反方向插入LPT接口(朱紅色):該接口是針角最大的接口,共25個針腳,可用于連接至打印機附件設備的固定方法一樣)。 COM接口(深藍色):在并行接口下均勻分布,此接口有9個引腳,也稱為串行1和串行2。它可以連接到諸如游戲手柄或手寫板之類的附件。線路輸出接口(淺綠色):靠近COM接口,用于通過音頻電纜連接揚聲器的線路接口,并輸出由計算機處理的各種音頻信號(圖3)。 ):位于線路輸出處Mic和Mic之間的接口表示音頻輸入接口,需要連接到其他音頻設備,通常對家庭用戶沒有用。Mic接口(粉紅色):粉色是MM喜歡的顏色和MM喜歡聊天。MIC該接口可讓您同時擁有兩者。MIC接口已連接到麥克風以進行聊天或錄音。圖形接口(藍色):藍色的15針D-Sub接口是模擬信號輸出接口(圖4),用于在兩個方向上將視頻信號傳輸到顯示器,此接口用于連接顯示器上的15針視頻電纜,必須牢固插入并擰緊兩端的固定螺釘,以保持引腳與int接觸良好erface。 MIDI /游戲接口():該接口有15個引腳(如圖形卡接口),可以連接至操縱桿,方向盤,二合一雙游戲控制器以及MIDI鍵盤和電子琴。網卡接口:此接口通常位于網卡的擋板上(當前,許多主板都集成了網卡,并且網卡接口通常位于USB接口的頂部)。 插入網線的水晶頭,在正常情況下,網卡上的紅色鏈接指示燈將點亮,而在傳輸數據時,綠色數據指示燈將點亮。主機中的連接主機中的連接很簡單或很復雜,但是無論簡單還是復雜,我們的DIYer都必須克服這些困難,才能真正組裝出能夠平穩運行的計算機。 1.電源連接20針電源連接:主板由主板供電。首先,將塑料固定夾牢牢捏住電源連接器,然后將電源連接器直接插入主板CPU插槽旁邊的20針電源插座中(圖5)。請注意,固定夾和插座的方向相同。CPU電源連接:由于P4級CPU消耗大量功率,并且系統還需要單獨為CPU供電,因此在CPU附近提供了4針電源插座。電源輸出端的電源插頭與卡插槽對齊并插入; 4針電源連接:除了連接普通的IDE設備之外,該4針電源插頭還可以為單獨購買的機箱風扇或圖形卡供電。通常需要切換連接,只需將輸出端的公端插入連接端的母端即可。CPU風扇連接:在為CPU安裝散熱器后,將主機的電源輸入端(深紅色)插入。散熱器進入CPU附近的“ CPU FAN”他的主板(圖6)。圖形卡風扇連接:圖形卡冷卻風扇連接器通常為三針(由主板提供)或兩針(由圖形卡提供)。因此,如果我們購買需要三針電源連接器的冷卻風扇,則必須找到這樣一個深紅色的插座(SYS FAN),然后按下兩側的突起以找到方向并插入。 兩芯風扇直接插入圖形卡的電源接口。 2.設備連接IDE設備連接:IDE設備包括光盤驅動器,硬盤驅動器等。主板通常標記為IDE1、IDE2(圖片7))?梢酝ㄟ^主板連接兩組IDE設備。通常,我們將硬盤連接到IDE1,將光驅連接到IED2。這種類型的設備正常工作。需要兩種連接方式:一種是80針數據電纜(光盤驅動器可以是40針),另一種是4芯電源電纜。連接時,首先將數據電纜的藍色插頭的一端插入主板上的IDE接口,然后另一端插入硬盤或光盤驅動器接口;然后將電源線連接器插入IDE設備的電源接口(圖8)。由于數據線和電源線是為防止反向插入而設計的,因此請勿強行插入,否則,請進行一次替換。方向:SATA接口連接:目前,SATA硬盤已被廣泛使用,支持SATA硬盤的主板上標有SATA1、SATA2等,這些是已連接的SATA硬盤的數據線接口。通過扁平的SATA數據線(通常為紅色)可以連接到SATA硬盤(圖9))3.機箱面板上的正面USB連接和其他連接:大部分機箱面板提供兩個正面USB端口。連接恰好在連接之前設置USB接口和主板的功能。每組USB連接大多組合在一個插頭中(圖10),然后在主板上找到標有USB1234的接口,然后將其插入)母方要求的訂單奧德手冊。 開機信號電纜:從機箱面板中的一組電線中找到開機信號電纜。開機信號線由標記為“ Power SW”的白色和朱紅色兩針連接器組成。這組線連接到電源按鈕(圖1 1)。我們只需要將此連接器插入主板機箱面板的布線區域中即可啟動,您可以在標有“ PWR”的金屬引腳上啟動。重新啟動信號線:重新啟動信號線是一個標有“ Reset SW”的兩針連接器,連接到主機面板上的Reset按鈕(重新啟動按鈕)。這組連接器的兩根線是藍色和白色,并將其插入主板上標有“ Reset”(重置)的金屬針上硬盤指示燈線:當我們讀取和寫入硬盤時,硬盤指示燈將發出紅光,表示硬盤正在工作。機箱面板連接中標有“ HDD LED”的連接器是該連接器。雙絞的紅線和白線連接到主板上標有“ HDD LED”的金屬針上。連接。機箱揚聲器連接:機箱揚聲器連接(功能是在開機時發出警報)無法識別,因為標有揚聲器的連接器在幾組電線中最大,最寬。連接器是黑色和紅色交叉線。連接此連接器將其插入主板上標有“ Speaker”或“ SPK”的金屬針腳(請注意,紅色導線連接到正極,即“ +”針腳)。怪異的扎帶:拆開品牌機,最大的感覺就是里面很開放整潔。 面對包裝盒中凌亂的電源線和數據線,我們的DIYer有什么辦法“面對”它?有!這取決于領帶。您可以向熟悉的計算機供應商索取一些東西(圖片1 2),將線放入扎帶的扎帶中,然后將其扎入扎帶的一端,擰緊,然后用剪刀將其卸下。多余的扎帶頭。主機中的跳線,一個小的藍色“小帽”,連接到兩個金屬引腳。跳線雖小,但功能更大1.三針跳線三針跳線是三個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位置1、2、3來命名這三個引腳。一般來說,當我們使用跨接帽連接兩個引腳1和2時,當它們打開或連接時, 2針和3針,表示清除或屏蔽。我們最常用的跳線功能是BIOS跳線(圖13)和聲卡跳線,操作原理與上面相同。當BIOS損壞或超頻時)導致機器無法啟動,我們從1、針2上卸下BIOS跳線(在環形CMOS電池附近),然后將其插入2、針3(清除)在最后一刻重新插入1、2針,以便清除BIOS并將相關設置恢復為出廠狀態。對于集成聲卡(AC'9 7)或集成顯卡),我們使用了跳線帽。連接1、2引腳表示該功能已啟用。當我們添加硬聲卡或獨立顯卡時,我們可以使用跳線帽連接2、3引腳以屏蔽集成的聲卡或集成的圖形卡(現在許多主板都在BIOS設置中實現了此功能)。 2。主從磁盤跳線如果一條數據線上只有一個IDE設備,則無需設置主從磁盤,因為制造商在產品出廠時已將跳線設置到了主磁盤(Master)位置。 。但是,由于增加了雙硬盤,刻錄機和DVD,因此必須在一條數據線上安裝兩個IDE設備,這需要我們重置主磁盤和從磁盤(圖1 4)。存儲設備表面上將有相關的跳線設置圖,根據原理,“ Master”是主磁盤(連接到數據電纜的最遠端),“ Slave”是從磁盤(連接到數據的中間)電纜),請按照制造商提供的圖進行設置。設置跳線時,手指通常不能抓住跳線帽。建議使用鉗子或鑷子插入和拔出跳線帽3.超頻跳線關于超頻跳線,每個廠商都沒有統一的方法,所以,超頻的朋友需要參考每個主板廠商的技術規格和相關參數,筆者建議閱讀主板手冊或咨詢。請制造商的客戶服務部門提供相關技術支持。同時,如果您真的很喜歡超頻,則配備強勁的散熱風扇和超強的CPU是必不可少的。在閱讀完本文的介紹后,我有話要說,我不禁要與您分享一些在DIY過程中的小經驗:1.最好在連接之前釋放人體上的靜電。 ,以防止靜電擊穿硬件芯片或損壞電路。釋放靜電的方法非常簡單,您可以將手放在墻上或觸摸水管。 2.現在硬件接口廣泛采用“防插入設計”,也就是說,如果不能插入硬件接口,此時就不應該使用蠻力,而是要仔細檢查插入方向是否相反。 3。在連接機箱面板電纜時,應將眼睛盡可能靠近插針位置,并在開始之前檢查主板上相應插針的位置。插入電源時,請輕柔均勻地用力,以免蠻力。 4.連接電源線和數據線時,需要注意的是,IDE設備(例如硬盤和光盤驅動器)強調“紅色-紅色相對”的原理,即電源線的紅色線對應于紅色線。數據線,而軟盤驅動器則相反。 5.根據PC’99規范的要求,主板接口或跳線將標記有一些特殊的顏色,并且這些彩色的接口已連接到標有相同顏色的硬件上。例如,紫色的PS / 2端口只能連接到具有相同紫色端口的鍵盤。
|
溫馨提示:喜歡本站的話,請收藏一下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