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程(Programming)是編定程序的中文簡稱,就是讓計算機代碼解決某個問題,對某個計算體系規定一定的運算方式,使計算體系按照該計算方式運行,并最終得到相應結果的過程。為了使計算機能夠理解(understand)人的意圖,人類就必須將需解決的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過計算機能夠理解的形式告訴計算機,使得計算機能夠根據人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這種人和計算體系之間交流的過程就是編程。 【實例名稱】 JavaScript創建二維數組 【實例描述】 JavaScript提供一個數組對象Array,旦其默認只是一維數組。本例通過一個級聯菜單學習如何創建二維數組。 【實例代碼】 <HTML>
<HEAD>
<TITLE>二維數組示例-本站(www.xue51.com)</title>
</HEAD>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定義二維數組oArray,用于存放城市名稱。
var aCity=new Array();
aCity[0]=new Array();
aCity[1]=new Array();
aCity[2]=new Array();
aCity[3]=new Array();
//為二維數組賦值
aCity[0][0]="--請選擇--";
aCity[1][0]="--請選擇--";
aCity[1][1]="朝陽區";
aCity[1][2]="海淀區";
aCity[1][3]="東城區";
aCity[1][4]="西城區";
aCity[2][0]="--請選擇--";
aCity[2][1]="濟南市";
aCity[2][2]="青島市";
aCity[2][3]="濰坊市";
aCity[3][0]="--請選擇--";
aCity[3][1]="浦東區";
aCity[3][2]="徐匯區";
aCity[3][3]="虹橋";
function selectCity()
{
var i,iIndex;
iIndex=document.form1.oProvince.selectedIndex; //獲取選擇的省或區
iCityCount=0;
while (aCity[iIndex][iCityCount]!=null)
iCityCount++;
//計算選定省份的市或區個數
document.form1.oCity.length=iCityCount;
//改變第二個下拉框的選項數
for (i=0;i<=iCityCount-1;i++)
//改變第二個下拉框的內容
document.form1.oCity[i]=new Option(aCity[iIndex][i]);
//創建區或市的下拉列表
document.form1.oCity.focus();
//第二個下拉框獲得焦點
}
</SCRIPT>
<BODY onfocus=selectCity()>
<H3>選擇所在的省份及城市</H3>
<FORM NAME="form1">
<P>省份:
,<SELECT NAME="oProvince" SIZE="1"
ONCHANGE=selectCity()>
,,<OPTION>--請選擇--</OPTION>
,,<OPTION>北京</OPTION>
,,<OPTION>山東省</OPTION>
,,<OPTION>上海</OPTION>
,</SELECT>
</P>
<P>城市:
,<SELECT NAME="oCity" SIZE="1">
,,<OPTION>--請選擇--</OPTION>
,</SELECT>
</P>
</FORM>
</BODY>
</HTML>
【運行效果】
 【難點剖析】 本例的重點是二維數組的創建。首先使用Array創建一個一維數組“aCity”,然后將此數組中的每個項又設置為一維數組。這樣就構建了—個簡單的二維數組。注意每個數組的賦值方式。
【源碼下載】 為了JS代碼的準確性,請點擊:JavaScript創建二維數組 進行本實例源碼下載
使用編程語言寫的程序,由于每條指令都對應計算機一個特定的基本動作,所以程序占用內存少、執行效率高。 |